面對全球數以萬計的上市股票,要如何找到符合自己投資哲學的標的?股票篩選器 (Stock Screener) 正是為此而生的強大工具。
您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專為股市設計的精密搜尋引擎。它讓投資者不再需要逐一檢視財報或線圖,而是可以設定一系列的量化標準,從龐大的股票池中,快速過濾出符合條件的候選清單。這些標準可以涵蓋一家公司的各個面向,例如:
股票篩選器的核心價值在於將抽象的「投資理念」轉化為具體的「執行規則」,其帶來的優勢主要有四點:
舉例來說,價值投資者可以設定「本益比 < 15」、「股東權益報酬率 (ROE) > 20%」且「過去五年營收穩定增長」來尋找被低估的優質企業。而動能交易者則可能設定「股價創 52 週新高」、「成交量為月均量 2 倍以上」來捕捉強勢突破的股票。
市面上有許多成熟的篩選工具,同時,我們也可以利用 Python 打造專屬的篩選器。兩者各有優劣,適合不同需求的使用者。
總結來說, 對於初學者或需求標準化的投資者,現成工具是絕佳的起點。而對於追求策略獨特性、希望實現全自動化流程的進階使用者,用 Python 打造自己的篩選器,將會是回報豐厚的投資。